严东关五加皮酒:杭州建德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严东关五加皮酒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产地宝:建德严东关五加皮酒,杭州建德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建德严东关五加皮酒。中国黄酒看浙江,浙江黄酒赞绍兴,“越酒行天下”。浙江还有一个传统酒种,叫做严东关五加皮酒,亦颇有名气,请看:严东关五加皮酒1876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上荣获金质奖;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
1929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优等奖。新中国诞生以来,2010年“致中和”商标获“浙江省著名商标”;2002年由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2002年和2005年两年连续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2006年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同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7年纳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荣誉背后,深深埋藏着一部劳动人民的艰辛史和智慧史,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故事。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习称“南五加皮”。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切厚片,生用。味辛、苦,温。归肝、肾经。具有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等功效。
严东关五加皮酒的产地,在今杭州所辖建德市梅城镇,梅城过去又称“严东关”,所处地域上接新安江,下连富春江,中纳兰溪江,三江汇合,故称“三江口”。自唐朝以来,先后是睦江府、严州府的府治所在重地,这一带沿岸百姓以渔为生。
据传,明朝朱元璋平定天下,最终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以南京为都城,建立明王朝。
而陈、张水军旧部不愿上岸称臣,朝廷招安不成,遂将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等九姓渔民统统贬为贱民,规定他们不准上岸定居,不准参与科举,不准与岸上人通婚,只准在水上漂泊,以打渔为生。
严东关一带的“九姓渔民”,世代在水上劳作,同风雨抗争,易患风湿痺症,严重影响人生健康。他们长期探索先人古方,尝试用各种草药泡酒,自酿自疗。
在探究中发现,一种叫做五加皮(俗名“追风使”)药材泡制的酒,具有祛风湿、强筋解疲、补气养神的功效,随之,各种配方逐渐趋同,成了“救命药酒”,“五加皮”也就成了这个酒的代名词。
斗转星移,到明末清初,尤其是清代盛世时期,严东关五加皮酒开始了有规模的商品生产。
清乾隆28年,徽州药商朱仰懋来到严州府,发现当地开发的五加皮酒不仅可以造福百姓,还是一种难得的商机,于是他广泛搜集民间秘方,精心研究酿酒技艺与中医中药的巧妙结合,遂以《中庸》中的“致中和”三字为名称、产地“严东关”三字为字号,办起了酒坊。
自此,“严东关致中和五加皮酒”问世。随之,镇内其他有些中药铺也兼制药酒,前店后坊,纷纷经营起了五加皮酒,依托水运码头的有利条件,遂将产品运销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广东以及我省内其他各地直至海外,从而名声鹊起。
严东关五加皮酒是蒸馏酒与酿造酒合制而成的佳酿。采用五加皮的皮与根,配以当归、玉竹、人参、党参、木瓜、山奈、肉桂、砂仁等近30味中药材,经优质白酒“四度浸药”工序,药借酒力,酒助药性,使药材与酒味充分融合,再经精心勾调、过滤,贮存三个月以上,使酒自然陈化老熟。
严东关五加皮酒作为保健养生酒,因为它有活血、抗寒、祛风湿等功效,对关节炎、四肢乏力、睡眠不良、精神不佳等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一直以来,其全部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凭师徒传承,口传心授,世代相传。
致中和五加皮酒数百年积累下来的祖传秘方、酿造工艺、勾调技术是珍贵的“秘籍”,商业秘密得到国家保护。
严东关五加皮酒呈榴红、泛金黄天然色泽,挂杯明显;药香酒香合成的馥香浓郁协调;酒体醇厚,口味怡畅,甜绵爽净,余味悠长;酒精度在32-38度之间,是独具风格的保健养身酒。
取五谷百草,酿琼浆玉液,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这一瑰宝,传承发展自有后来人。现任浙江致中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华(九姓渔民后裔),是承前启后的第七代传人。他从18岁进厂拜师学艺,一干就是近40年。他为人从业重师承,善学习,苦钻研,有创见,大半生心无旁骛,全身心的心血用在将前人巨匠们的古法技艺与现代酿造技术的无缝对接上。
钱建华与他带领的团队,先后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所撰写的《功效成分骨架在新型五加皮保健酒开发中的应用》文章,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钱建华团队,在2006年对原五加皮酒工艺进行配方改良,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酒的口感。
2011年对酵母菌种的筛选和培养进行技术改造,使酿酒工艺更加规范,酿造技术更加科学,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2011年,对糖化工艺进行调整,极大地降低了粮耗,单位五加皮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这些改良和创新举措,不仅使古法优秀技艺得到传承和升华,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