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峪绞胎瓷:焦作市修武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阳峪绞胎瓷(2)
当阳峪,是豫西北地区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距焦作市约两公里。历史上归修武县管辖。所以一些国外古陶瓷学者也称当阳峪为修武窑。
当阳峪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汉族民间瓷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中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是汉族民间艺术之瑰宝。
当阳峪窑从唐代开始烧造瓷器,到北宋后期达到高峰,金代继续繁荣,元代中期始渐衰落,是宋金时期我国北方大规模的民间窑场和磁州窑类型窑系中成就最显著者。
从太宗的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至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是当阳峪窑陶瓷生产体系发展和形成阶段。1068年之后的57年是当阳峪窑的巅峰阶段,陶瓷制造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当时从事陶瓷制造业的产业工人达万余众。当阳峪的陶瓷贸易繁荣,富商云集,除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技艺超群的陶工以外,也成就了一大批的富翁。有诗云:“当阳工巧,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户。”
当阳峪窑从元代中期开始逐渐衰落,历史的突变是当阳峪窑消失的主要原因。当年喧嚣鼎沸的当阳峪制瓷业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它留给后人的是诸多痛惜、诸多疑问和无尽的猜想。
绞胎是唐、宋时期北方地区许多窑口经常使用的一种工艺手法,它以深浅两种颜色的胎土相互绞合成型,或用两种颜色的胎泥绞出不同的纹理贴塑在器物上,使器物的颜色和图案都有一种变化的美感,纹饰有羽毛纹、树叶纹、木纹、朵云纹等。绞胎工艺非常复杂,烧制难度很大,因此目前所见器物一般均为小件器。
常见的有盘、碗、小罐、小壶、枕等。陕西地区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骑马人绞胎俑,是目前所见保存较完整、器形较大的绞胎作品。
唐代与宋代的绞胎器除造型不同外,两者的胎釉也有区别,唐代绞胎器的胎釉以黄、褐色调为主,宋代绞胎器的胎釉以褐、白色调为主。绞胎器一般罩透明釉烧成,也有罩绿釉烧制的,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