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产地宝:太平猴魁,黄山区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茶太平猴魁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产地宝:黄山太平猴魁,黄山市黄山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黄山太平猴魁。太平猴魁,因产于太平县(现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而久享盛名。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属于“尖茶之冠”属于烘青绿茶,包括猴魁,猴尖,尖茶三个品种,以猴魁最好。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现在,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当时太平茶在长江一带极为流行,有茶商请茶农将尖茶中枝头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得重利。
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受到启发,认为与其成茶后再挑选,不如从采鲜叶开始就精挑细制,于是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制作成茶。
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制作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以“太平猴魁”命名。
太平猴魁茶生产必须符合的六大要素
1、以柿大茶为主要茶树品种;
2、土壤属变质页岩风化的乌砂壤土及黄砂壤土;
3、高山茶园,海拔300m以上;
4、茶园周围植被覆盖率90%以上;
5. 茶园朝向背阴或半阴半阳;
6、按传统工艺制作。产品具有“两叶抱一芽,扁平挺直,魁伟重实,色泽苍绿,兰香高爽,滋味甘醇”的品质特征。
“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猴魁茶外形扁展挺拔,魁伟壮实,二叶抱芽,不散不翘不弯曲,素有“绿金王子”美誉
其味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等级标准
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
产品分为五个级:极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极品: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灵高爽,有持久兰花香;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独具"猴韵",叶底嫩匀肥壮,成朵,嫩黄绿鲜亮。
特级:外形扁平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清高,兰花香较长;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有"猴韵";叶底嫩匀肥厚,成朵,嫩黄绿匀亮。
一级:外形扁平重实,两叶抱一芽,匀整,毫隐不显,苍绿较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有兰花香;滋味鲜爽回甘,有"猴韵";叶底嫩匀成朵,黄绿明亮。
二级:外形扁平,两叶抱一芽,少量单片,尚匀整,毫不显,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香带兰花香;滋味醇厚甘甜;叶底尚嫩匀,成朵,少量单片,黄绿明亮。
三级:外形两叶抱一芽,少数翘散,少量断碎,有毫,欠匀整,尚绿润;汤色黄绿尚明亮;香气清香纯正;滋味醇厚;叶底尚嫩欠匀,成朵,少量断碎,黄绿亮。
冲泡方法
太平猴魁作为绿茶中的一个品种,与其他茶品相比,太平猴魁茶汤回味甘甜,冲泡时就算放置的茶量过多了也不会苦涩,而其他茶类如果冲泡时放置的过多的话就会苦涩了,而且太平猴魁的冲泡起来比较简单。下面是太平猴魁简单的冲泡方法:
1、冲泡茶具上可以选择一个直形的玻璃杯(杯具的选择可以是盖碗、紫砂小壶、紫砂大壶等),这样在冲泡过程中就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
2、从包装袋中取出三至五克的茶叶放入杯中,可以将茶叶的根部朝下进行放置。
3、冲入9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第一次冲泡时不要加得太满,到差不多快一半的时候就可以了,等茶叶慢慢地舒展开来。
4、茶叶舒展得差不多时加入第二次开水,等几分钟,等到茶汤温度差不多时就可以进行品饮了。在品饮时不要一次性全部都喝掉,剩下三分之一左右,以便于后面的冲泡。
#荣誉#
太平猴魁以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外久负盛名,1912年获农工商展示会优质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奖,1955年获中国十大名茶,2003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6年获国家证明商标产品保护,2008年制作工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黄山区被授予全国首届“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10年获全国“百姓信任的产茶地”称号,2017年太平猴魁茶获“安徽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2017年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区域保护范围:
以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将太平猴魁茶列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政秘〖2002〗96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即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国家质检总局已批准黄山市黄山区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太平猴魁茶), 是安徽省首个获批的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