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米成养万应膏:诏安考湖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成养万应膏
诏安产地宝:诏安米成养万应膏,诏安考湖村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成养万应膏。项目名称:米成养万应膏 项目门类:传统医药(IX)
一、 米成养万应膏的历史渊源
闽粤地区自古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当地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中,发生风湿、跌伤、闪伤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总结研制出一类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化淤生新等功效的膏药,俗称“万应膏”。
“米成养万应膏”创制于清代晚期,由医世家吴米筒、米桶兄弟研制。 到了民国,“万应膏”已经盛行。由于治病疗伤功效显著,很受伤病者青睐,百余年来,万应膏在闽粤一带久负盛名,一直是闽粤民间治病疗伤的重要药品。
清朝末年,诏安县考湖村吴米筒,熟读医书,在闽粤一带行医。在治病疗伤过程中,他根据不同伤病的特点潜心研制了“万应膏”。万应膏以其特殊的疗效,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喜爱和认可。此为诏安考湖村吴氏万应膏的始创。吴米筒也成为了诏安考湖村吴氏万应膏研制人 。
二、米成养万应膏的具体内容
“米成养万应膏”是由麝香、归尾、川七、川乌、草乌、红花、桃仁、没药等六十多种药材,按祖传秘方精制而成的一种膏药。
其制作流程是:将所有药材经过筛选→炮制→组合搭配→粉碎加工→研制成品。万应膏的第三代传人吴养金,把祖传的万应膏按其在医疗上的不同功能分成了四种:1、跌打伤,骨折类。2、风湿类。3、骨质增生类。4、坐骨神经类。
三、传承谱系
代 数 姓 名 性别 出 生 年 月 日 学历 备注
第一代 吴米筒 男 1862一1938年 私塾 已故
第二代 吴成春 男 1912一1996年 家传 已故
第三代 吴养金 男 1953年7月一至今 家传
第四代 吴志生 男 1974年11月一 至今 中专
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代 吴养金 男 1953年7月一至今 家传
第四代 吴志生 男 1974年11月一 至今 中专
吴米筒是诏安考湖村吴氏万应膏的第一代传人。现在,吴米筒的子孙还存有吴米筒、米桶行医时的清朝药秘方。
诏安考湖村万应膏的第二代传人,吴米筒的儿子吴成春,秉承父业,更是把万应膏在治病疗伤中的突出作用带到了诏安县城乃至更远的地区,成为了诏安县人人皆知的一代名医(诏安人俗称其为“考湖仙「先生」”),直至现在,诏安县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考湖仙「先生」的这个外号,吴家现仍存有原研制的传统工具清代时期的砌刀、碾槽、药臼等。